近年来,铜陵市郊区聚焦干部队伍建设难点堵点,通过明确评价标准、构建识别体系、强化跟踪问效等举措,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选人用人导向。
“一项细则”明标准,畅通干部上下流转渠道。坚持制度先行,出台《铜陵市郊区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构建“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调整机制。明确“上”的条件,树牢实干实绩导向,优先使用在基层一线、急难险重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持续优化队伍结构。去年以来,提拔35岁左右正科级领导干部5名、30岁左右副科级领导干部30名。细化“下”的情形,从政治表现、履职尽责、工作作风、廉洁自律4个维度,列出31种具体不适宜情形,为精准识别、调整干部提供清晰标尺。去年以来,调整不宜担任现职干部3名。强化“转”的效能,针对专业不对口、性格不适岗等问题,通过交流任职、转任职级等方式,实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提升队伍运行整体质效。去年以来,已有93名干部跨乡镇、跨部门交流任职,12名干部转任职级。
“一次研判”察实情,精准画像干部履职表现。坚持常态化研判分析,通过走访调研、谈心谈话、考核评价等方式,了解掌握干部履职情况,精准识别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综合分析研判,在推进年度综合考核工作的同时,开展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专题调研,重点了解班子建设情况和“两头”干部,综合实绩表现、岗位匹配度、成熟度等情况,对班子成员进行排序,为后续干部选拔任用提供参考。去年以来,对全区59家单位开展2轮调研,覆盖区管干部680余人次。创新评选机制,围绕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等重点工作,每半年开展1次全区作风建设“骏马奖”“蜗牛杯”评定,建立动态更新的评定结果数据库,作为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重要依据。近三年来,累计评定“骏马奖”单位83家、“蜗牛杯”单位26家。
“一份清单”强管理,写好能上能下“后半篇文章”。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完善后续管理机制,形成能上能下全周期闭环。在“上”的激励上提质增效,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明确干部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中出现失误错误的17条免责情形,为积极作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开展“悦江先锋”评选宣传活动,通过事迹宣讲、经验交流等形式,讲好干部担当故事,不断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在“下”的关怀上做细做实,针对受处分干部建立“一人一策”跟踪帮扶清单,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动态掌握其思想动态与工作情况,推行“复检式考核”,形成专项考核报告,作为干部“下后再上”重要研判依据。去年以来,已有多名受处分期满、实绩突出且群众认可的干部得到提拔使用或晋升职级。(高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