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铜陵市郊区聚焦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完善工作制度,压实责任链条,创新打造“悦江新蜂”友好场景品牌建设,持续开展“政企茶叙”“银企对话”等助企活动,激活新兴领域党建活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抓组织建设,促进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打造党建引领“聚能环”。依托六大主导产业链党委和行业协会商会,引导链上会员企业发展共商、活动共办、难题共克。压实“管行业就要管党建”主体责任,细化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行业主管部门任务清单,明确民政、人社、群团等职能部门职责,逐步构建党委负总责、社会工作部门牵头抓总、行业部门共同参与、乡镇社区服务管理的党建工作格局。通过举办“两企三新”党建示范培训班、开展“红领”认证考试,持续加强党建指导站建设和指导员考核工作,坚持工作成效评价与述职点评制度,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指导员等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持续推进“两个覆盖”提质增效,新组建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和党组织数34个,推动成立工会组织13个、团组织7个、妇女组织11个,指导128家社会组织和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完成党建入章备案程序,党组织覆盖率达90%以上,党建入章率100%,群团组织全覆盖。
抓薄弱环节,促进服务凝聚不断提升,打好暖新聚新“组合拳”。压实乡镇办、园区走访摸排责任,全面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信息梳理。通过搜集诉求建议,掌握难点堵点,寻找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突破口。依托党群服务站、工会驿站等,先后打造白鹤社区“友好社区”、老洲镇“友好街区”、经开区“友好园区”、桥南加油站“司机之家”等“悦江新蜂”友好场景品牌示范点5处,提供“暖新食堂”“暖新店铺”“铜草护蜂”等服务项目6个,增设150余个外卖骑手、快递三轮车等停车位,张贴50余个“友好场景”线路图、指向牌,让新就业群体更有获得感和归属感。深入落实郊区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29条举措和暖“新”关爱实事,以党建带群建,将关爱延伸到新就业群体及其家属,联合群团等部门组织开展“夏送清凉”“新春茶话会”“青年分享会”“暖新托幼”、免费健康义诊和就业咨询等服务活动,走访慰问新就业群体100余人次,切实加强关心关爱凝聚新兴力量。
抓党建赋能,促进新兴力量不断强大,汇聚共建共治“新力量”。坚持底数清、目标明、组织强的党建工作目标,为55家新业态企业选派10余名优秀党建指导员,加强对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常态化开展“悦江·政企茶叙”“我为郊区献一策”“党建引领 三师助企”等活动,搜集企业诉求130余个。强化“问题帮办 助企发展”机制,走访覆盖民营企业400余家,慰问困难党员27人次,解决诉求37件,推动党建提升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探索“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基层治理”融合模式,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的优势,引导快递员、外卖员加入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微光聚,暖‘新’向前行”关爱行动,个性化制定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项目,创新设立“美好郊区合伙人”“食品安全监督员”等岗位,鼓励支持参与爱心送考、文明巡逻等志愿服务活动,上报消防、交通、食品等领域安全隐患20余起,将新兴力量有效融入基层治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