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组工动态 > 干部工作

铜陵市郊区:“选育管用”全链条发力 锻造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

发布时间:2025-04-14 17:06 来源:郊区先锋网 浏览:
【字体大小:

近年来,铜陵市郊区紧扣“选育管用”全链条精准施策,通过构建“源头储备—多维培养—严管厚爱—实践淬炼”的闭环体系,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年轻干部队伍,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精准“选”才,拓宽渠道“蓄活水”,构建梯队化储备机制。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建立“全方位、多维度、动态化”的年轻干部发现机制。通过“组织推荐+民主推荐+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从全区各单位梳理推荐科级以下优秀年轻干部,同步开展政治素养、现实表现、专业能力、性格特点、岗位适配“五维共研”,建立涵盖100余名年轻干部的后备人才库。实施“双推荐”制度,既通过单位党组织推荐“千里马”,又通过群众评议推荐“孺子牛”,确保选出的干部既有“显绩”又有“潜绩”。注重拓宽选人视野,打破地域、身份、行业界限,面向高校、企业、基层一线等多领域招才引智。近三年来,公开招录选调生19名,跨区域引进专业技术人才30余名,选拔90后优秀年轻干部担任乡镇、区直领导班子成员,形成“老中青”搭配、“专业化”互补的干部队伍结构,确保储备干部始终保持“一池活水”。

系统“育”才,多维培养“强筋骨”,搭建全周期成长平台。聚焦年轻干部能力短板,构建“理论+实践+创新”的立体化培养体系。依托区委党校主阵地,开设“悦江大讲堂”“青马工程”等特色班次,围绕城乡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基层党建等主题开展专题培训,年均举办7期,覆盖年轻干部350余人次。创新“三单式”培训模式,即年轻干部“点单”、领导骨干“买单”、组织部门“派单”,为干部量身定制学习课程,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坚持把实践锻炼作为年轻干部成长的“必修课”,推动干部墩苗历练。选派30余名年轻干部担任非公党建工作指导员,在为企服务一线锤炼本领。

从严“管”才,完善机制“树导向”,筑牢常态化监督防线。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构建“日常监督+专项考核+容错纠错”的管理体系。建立“双导师制”帮带机制,为年轻干部配备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作为成长导师,通过“一对一”传帮带帮助其快速适应岗位。实行“双评”考核制度,由帮带导师与年轻干部相互评价、组织部门实地考察,考核结果与干部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直接挂钩。强化廉政教育和风险防控,定制“纪法培训+警示教育+廉政家访”管理套餐。将党规党纪教育纳入年轻干部培训必修课,通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旁听庭审、编印警示教育读本等方式,筑牢纪律红线意识。动态更新廉政档案,对年轻干部“八小时内外”进行全时段监督。出台容错纠错实施办法,明确10类容错情形,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

大胆“用”才,搭台赋能“展身手”,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坚持“以事择人、人岗相适”原则,建立“一线识别、动态调整、优先使用”的用人机制。近三年来,先后有17名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得到重用,10名“五方面人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推行科级以下年轻公务员“擂台比武”大赛,通过笔试、面试等环节选拔优秀人才,优胜者在职级晋升中优先考虑。注重发挥年轻干部专业优势,建立“专业型年轻干部库”,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领域精准匹配岗位。选派21名优秀年轻干部赴江浙沪机关单位、产业园区跟班学习,引进19名金融、规划等领域专业人才充实到经济部门。同时,完善激励保障机制,落实带薪休假、健康体检等制度,对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干部给予专项表彰,近三年来累计表彰优秀年轻干部56人次,形成“有为者有位、实干者实惠”的鲜明导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