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铜陵市郊区坚持把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富民强村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党建引领唱地方戏、打产业牌、谋发展路,不断拓宽“村党组织+合作社”发展新路径,聚力打造强村富民“共筑共赢”新局面。
聚焦“组织力”,党建引领搭台唱戏。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于指导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全过程,作为镇村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重点项目,纳入述职评议考核内容,构建“区级统筹、乡镇推动、村级落实”三级联动工作体系,召开全区工作部署会,印发工作方案,在试点村基础上逐步推广。坚持指导乡镇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关于支持村党组织领办股份经济合作社承接农村公益性项目的实施方案(试行)》等政策,按照“支部发起、党员示范、群众参与”原则,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同合作社的产业优势、市场优势有机结合,支持村集体以资产、资源或资金等方式入股,村“两委”带头以资金入股,引导党员带头加入合作社,全力盘活各类资产资源、激活各类生产要素。坚持发挥职能科室作用,区委组织部联合区乡村振兴办、民政局等部门在合作社章程制度设置、注册办理等方面予以具体指导,乡镇组织办、经发办、三资办定期为各合作社成员骨干围绕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财务管理、运营管理等方面开展专题培训,保证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依法组建、规范高效运行。
聚焦“保障力”,多维推动积蓄动能。强化正向激励保障。出台全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激励办法,把村党组织书记、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及合作社班子成员纳入激励范围,定期评选乡镇“骏马奖”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进步村”,优先推荐表现突出的村干部进入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和参与评优评先,提振基层干部抓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精气神。强化人才队伍保障。着力提升村级党组织“领头雁”带动致富能力,举办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培训班,组织乡镇、村党组织书记赴浙北、山东地区观摩考察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经验做法,定期安排党组织书记到浙沪等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同时,实施在外能人回引、本土人才挖掘、退役军人择优选拔、乡村振兴专员递进培养“四个一批”计划,为乡村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强化群众支持保障。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田间地头、群众集聚点,开展惠农助农政策宣传,做好土地流转、土地发包等法律法规解读,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宣传,鼓励农户积极参与。
聚焦“发展力”,产业融合提质增效。发展壮大特色种养殖业。聚焦“村强民富”目标任务,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领头,结合全区行政村的自然禀赋、传统产业优势,探索契合本村发展的“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推动一村一品建设,相继打造灰河葡萄、大院生姜、特色媒鸭、虾稻米等特色品牌。围绕水稻、特色瓜果、铜陵白姜、水产养殖等产业与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组建科技服务团支撑产业发展。成立全区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链党建联盟,试点打造“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引进龙头企业抱团发展。鼓励由乡镇党委牵头,引导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依法自愿组建联合社或联盟,实现更高层次深度合作和全产业链条生产,带动“小、弱、散”的合作社发展壮大。近三年相继引进有机地标数字农业产业园项目、申耕园立体种养循环生态项目、七墩圩水产养殖项目、灰河乡千亩青梅基地项目等,打破村与村之间发展壁垒,抱团参与龙头企业发展项目,增强乡村振兴发展持续动力。促进产业融合,推动乡村观光产业发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大力改善村容村貌,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主导,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村发展农旅产业,重点打造周潭镇大山风景区、铜山镇南泉茶旅等农旅品牌,激活乡村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