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铜陵市郊区各驻村工作队以党建为引领,加强组织建设、关注民生福祉、构建产业发展,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开新篇。
突出党建引领,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带好班子增强“战斗力”。驻村工作队发挥派驻单位优势,联系派驻单位与派驻村开展支部党建共学共建,强化村“两委”班子组织建设。组织村“两委”班子、党员代表及后备干部参观桐东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中共铜陵特支展览馆、大通镇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等一系列活动,强化村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建强队伍提升“聚合力”。结合派驻村发展实际,全面梳理村内高校毕业生、致富能手、退役军人、退休教师等人员情况,建立健全台账。通过座谈交流,鼓励参与村内事务,把优秀青年积极纳入村级后备力量培养库。目前,全区纳入后备力量培养近200人。抓实学习激发“创造力”。举办书记擂台大比武活动,晒业绩,亮能力,找差距,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统筹党性教育、基层党建、乡村治理、村级集体经济等培训课程,多次组织开展驻村帮扶培训班,帮助村级党组织改进工作方式、找准工作规律、增强工作实效,参加轮训达250人次。
关注民生福祉,强化为民服务“向心力”。政策宣传到位。充分利用便民服务微信群、党员交流群、铜陵先锋、美丽郊区公众号等平台,大力推送村居变化,家乡政策,吸引在外发展的村民回乡创业。利用“板凳会”、村级广播平台、移动大喇叭等形式,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增强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信心。去年以来,各村驻村工作队累计开展宣讲活动200余场次。难点解决到位。加强对五保户、残疾人、“三留守”人员等特殊群体的特别关注,定期走访慰问,第一时间了解情况,解决困难。帮助申请项目,争取资金,解决村民用水、用电、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隐患消除到位。各驻村工作队会同村“两委”班子健全完善常态化排查和应急处置等机制,围绕儿童防溺水、小微企业安全生产、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增强村民幸福感。
围绕产业发展,增强集体经济“源动力”。紧扣本土特色,壮大特色产业。因“村”制宜帮助制定切实可行的乡村振兴规划和年度计划,以资源集聚下沉“赋能”村级集体经济,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目前已发展周潭镇凤凰村网纹瓜种植、老洲镇横裕村香菇种植等特色产业,不断提升派驻村产业效能。发挥自然禀赋,开展乡村旅游。深挖村庄自然、人文、产业等特色资源,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目前已开展周潭镇大山村桃花节、大通镇端午龙舟赛、灰河乡葡萄节等特色文旅活动。引进新兴项目,盘活闲置资源。各驻村工作队对派驻村的闲置校舍、老村部等资源进行整合,积极开展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承接农村公益性项目,成立村级党组织领办产销类、资源类、服务类等形式合作社15个,帮助引进服装加工、盆景种植等产业,盘活闲置资源,承接区级60万元以下村级公益性项目9个,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