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郊区动态
党建·领航丨“三化联动”赋能党员教育工作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5-08-08 被阅览数: 次 来源:郊区组织部

导语:近日,全市基层党支部强基固本活动暨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召开,郊区“三化联动”统筹推进党员教育工作做法在会上作典型介绍。

近年来,郊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员教育培训五年规划要求,着力在系统化推进、多元化供给、靶向化施训上明确举措精准赋能,推动党员教育工作提质增效。我区实现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和党员培训序时进度,微党课《鲁生的选择》获评全省征集展播活动一等奖,2部新媒体海报作品入评安徽先锋“精品佳作”展评活动。

立足整体规划健全机制,筑牢党员教育“基础支撑”。

以系统思维构建“区级统筹、乡镇联动、村(社区)落地”三级贯通工作机制,推动党员教育从“碎片化”到“系统化”升级。一是高位推进绘制“施工图”。对标省市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规划举措,制发全区贯彻落实规划重点任务清单,列出16个方面38项具体举措,确保目标可量化、可调控、可落地。突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育培训主题主线,列入各类主体班、专题班的“首课”和“必修课”,逢班必设、开班首讲,确保训有方向。今年以来,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理论学习读书班、专题党课等各类学习130余场次,累计党员参与达1.1万余人次。二是齐抓共管压实“责任链”。明确“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区属党(工)委负责实施、基层党组织具体落实”职责分工,推动各级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党员教育培训成效纳入党委(党组)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关键指标,针对工作推进缓慢的开展提醒谈话。三是规范运行扎紧“制度笼”。坚持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联合区委党校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讲台规则、学员守则等6项制度,实行基层党校年度培训班次动态管理,全年备案办班区级16个、乡镇50个,按季度统计培训完成进度。

注重资源开发多元供给,激发党员教育“源头活水”。

    突出党性教育、党员需求,不断提高资源开发针对性,建立完善多层次、立体化的党员教育保障体系。一是分层打造建优“基地库”。建强基层党校主阵地,按照“六有”标准,全覆盖建成8个乡镇办基层党校,高标准打造大院村省级乡村干部实训基地,负责基层兜底培训。深挖特色教学点阵地,开展“课堂+教学点”培训模式,开发大通镇信用公园、山礼乡村会客厅、悦江先锋馆等7条精品教学路线和29个现场教学点,开展案例式、观摩式、体验式教学。抓好家门口“微”阵地,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老年大学教学点等建立邻里教学阵地和“农家书屋”,探索开发一批“党味”浓、受欢迎的基层党员教育新场景。二是盘活资源建强“师资库”。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标准,自下而上、上下结合推荐党员教育师资库人选,建立由优秀党校教师、领导干部、榜样人物和“土专家”“田秀才”组成的“悦江师资库”。探索实行“一题三单”运作模式,由党委政府出题,组织部门列单、基层党校选单、党员干部点单,实现“需求精准对接、资源高效匹配”的师资供给机制,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直达基层一线。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定期更新讲师名单,目前师资库共有讲师130名。推行领导干部上讲台,安排财政、招商、统计、信访等区直部门负责同志到基层党校讲课,交流分享实践经验。三是多元开发健全“课程库”。构建“主题课程+基础课程+本土课程”的课程体系,与区委党校共建全区党员教育培训课程库。挖掘生姜产业文化、桐东抗日民主旧址等区域资源,开发《农业文化遗产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等一批本土特色课程,推动优质课程资源汇聚、优势互补。以党员教育电视片交流评选和“我是党课主讲人”征集展播等活动为契机,摄制《礼法和悦—铜陵鹊江畔“枫桥”新画卷》等10余部党员教育电视片,拍摄《以党建为笔绘就孝廉文化新画卷》等17部微党课作为本土党员教育培训、党校教学“活教材”,其中《这样的你》《十里瓜蒌灰河“香”》等8部作品在全省全市观摩评比中获奖。

坚持分级分类靶向施训,推动党员教育“精准滴灌”。

注重分类指导,结合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党员实际需求,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党员教育培训格局。一是分级施训应训尽训。按照区级5%、基层14%量化培训指标,以两级党校、实训基地为主渠道,建立“区级重点培训+基层兜底培训”的培训体系。今年以来,区级举办农村党员冬训春训暨全区村(居)社区干部培训班(示范班)、村书记后备力量暨乡村振兴培训班等6个主体班次,参训人员达900人次。乡镇党校开展党支部强基固本业务培训班、非公党建业务专题培训班等31个班次参训2700人次。二是分类办学精准赋能。围绕农村、社区、机关、新兴领域等不同类型党员,针对基层党组织书记、青年党员等不同群体,联合社会工作部、机关工委等部门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培训班等,覆盖基层党组织书记等重点群体900余名,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线上线下贯通学用。充分利用全区84个远教站点,组织开展“安徽党员大课堂”线上集中培训学习,通过“站点+基地”“基地+农户”等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田间地头。注重学用成果转化,持续打造“悦江大讲堂”特色品牌,举办招商引资等专题讲座11期。坚持实干实效导向,深入开展“党员在身边 服务进万家”等为民服务活动,推动党员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成效,以实际行动擦亮党员“先锋底色”。